以为安全有效,实则坑娃的 4 种退烧方法,严重可危及生命!

时间:2025-04-04 20:45:59 转载源:前沿报道网 作者:明月 点击:9326次

随着各种流行病进入高发期,孩子们也开始了升级打怪之旅:咳嗽、流鼻涕、打喷嚏 是常态。最让家长「着急」「闹心」的,还得是发烧 ️。看着孩子烧得难受,家长们也焦急难耐......「让孩子快点退烧」,成了家长们的奋斗目标。慌乱中,一不小心就踩了退烧的坑,以为有效的方法,实则不仅没用还可能坑了娃!严重的甚至危害孩子生命......今天我们就请儿科医生来跟大家把退烧这件事,一次性讲清楚。这 4 种你以为安全的退烧方法实际暗藏风险01 退热贴风险等级:❌ ❌隐藏风险:皮肤过敏,起疹、红肿等退热贴属于物理降温的一种,它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水凝胶的水汽挥发带走局部热量,来实现短暂的凉感,对于整个体温的降低只能说是「杯水车薪」,没有什么实际的改善作用。给孩子贴退烧贴,唯一的作用就是告诉别人「我家娃发烧了」。事实上,无论是国内的儿童发热指南还是国外的医学会在关于儿童的退烧方法中,都没有提及过退热贴的使用。退热贴也并不属于医用产品,有些退热贴为了使其在使用时体感更清凉,还会添加冰片、薄荷、桉叶油等可能造成孩子皮肤过敏的成分。02敷冰袋 / 冰枕、温水擦浴风险等级:❌ ❌ ❌隐藏风险:加重不适、局部冻伤敷冰袋 / 冰枕、温水擦浴这些物理退烧方法,刚用上效果挺好,但作用和退热贴类似。常常是刚擦浴后触摸孩子体表,确实感觉体温下降了一些,但是没过一会摸着又「烫手」了,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一些欧美国家已经明确指出了不推荐温水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温方式。[1]我国的小儿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则也指出,温水擦浴应与退热剂联合应用,不能作为主要的退热方法。[2]在孩子烧得昏昏沉沉、没精神的时候,频繁给孩子擦浴、敷冰袋,大人跟着折腾不说,还可能增加孩子的不适。如果使用冰袋时, 在一个位置停留超过 30 分钟,甚至还可能造成局部冻伤。03 捂汗退烧风险等级:❌ ❌ ❌ ❌ ❌隐藏风险:热性惊厥、捂热综合征、严重可致命「捂出一身汗就好了」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发烧时捂汗不仅容易加重病情,严重时还可能会危及生命。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不完善,在发热中期(体温持续期)更需要的是有效散热,而不是盲目的保温或者捂汗。为了让宝宝多出汗,给宝宝穿棉袄,盖厚被子......实际上,反而不利于散热降温,还可能出现 41℃ 以上的超高热,也可能导致「热性惊厥」,对宝宝造成伤害。1 岁以内的孩子更有「捂热综合征」的危险,诱发缺氧、抽搐、脱水、休克,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04 酒精退烧风险等级:❌ ❌ ❌ ❌ ❌隐藏风险:寒颤、酒精中毒、严重可致命绝对禁止使用酒精给孩子降温。用酒精擦拭后,因为酒精的挥发会让皮肤很快感受到一阵冰凉,但这种凉感持续时间很短,退热效果并不显著。而且,宝宝的皮肤娇嫩,酒精本身也可能对宝宝的皮肤产生刺激。最最重要的❗️酒精容易透过宝宝的皮肤被吸收,导致酒精中毒!所以,在任何时候,请都不要使用酒精给孩子退烧!安全有效的退烧方法是这 3 种我们要知道发烧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也是人体在受到感染、应激等之后的正常的防御性反射。在生病时,适当的发热有利于消灭细菌或者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换句话说,发烧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恰恰证明了我们的免疫系统正在奋力战斗那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退烧呢 ?——让孩子舒服点。所以退烧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通过环境降温辅助孩子散热是重要的手段。01 调节室温通过调节室温,来让孩子更舒适:● 家有空调的,可以开空调提高室温(约在 24℃~26℃),让孩子不用穿着臃肿或者盖得太厚,影响散热。● 集中供暖的,可以开窗增加空气流通。Tips:● 如果担心室内干燥,可以打开加湿器。● 夏天同理,可以适当降低室温。02 适当减少衣服和被子在持续高热期间,要想让孩子更舒服点儿,就要帮孩子把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适当减少衣服和被子,是辅助散热的重要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是在体温上升期出现寒战怕冷的时候,家长就要给孩子适当保暖,孩子感觉哪里冷,可以哪里保保暖让孩子感觉舒服。总之,冷保暖,热脱衣,掌握这个大原则就好。03 合理使用退烧药尽管物理降温广受家长青睐,但实际上,物理降温的效果是十分有限,通常只能在发热的「高温持续期」或者「体温下降期」维持片刻的舒适,但其实在这两个时期不用的话,体温也会下降。所以,多个国内外的权威机构都更推荐:在必要时,合理使用退烧药。提到吃药,很多家长的态度都是「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相比于物理退烧的「治标不治本」,退烧药则是更安全有效的「治本」的方法。如果把物理退烧比喻成在火炉的外面泼一瓢冷水,水干了,火炉就会又烧上来。吃退烧药,就好比直接撤了烧火的柴,让身体实现由内而外的降低体温。当然,无论是物理降温还是退烧药,我们的最终目的都不是单纯的降低体温,而是让孩子更舒服。给孩使用退烧药也应基于孩子的舒适度,而不是简单的根据体温的高低使用[3]。舒适度可以理解为精神状态。比如,孩子因为发烧出现吃不下、睡不好、哭闹不止、拒绝沟通或全身疼痛等情况时,即使孩子体温没有达到 38.2 ℃,也可使用退烧药帮助孩子改善舒适度,不必等待特定温度。WHO 和《中国 0 至 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一致推荐的儿童退热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1、2]。这两种的用药建议,可参考下表:❗️特别提示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要及时送医:3月龄以下的宝宝,不管什么原因引起发热都要去医院;腋温大于 39 ℃(数值不绝对),同时精神状态不好;发热超过 3 天,或发热同时出皮疹;发热伴有惊厥,惊厥时间超过 5 分钟,或反复发作;发热同时出现拒绝饮水,尿量明显减少、嗜睡等脱水症状;发热同时出现喘息、憋闷、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声音嘶哑等。发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再正常不过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放下焦虑,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并陪伴孩子一起战胜病菌。参考文献[1] NICE guideline[NG143]. Fever in under 5s: assessment and initial management. 2019.[2] 罗双红,舒敏,温杨,等.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2):81-96.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6.02.001.[3] Tessa Davis. NICE guideline: feverish illness in children--assessment and initial management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5 years. Arch Dis Child Educ Pract Ed . 2013 Dec;98(6):232-5.本文专家孔令凯审核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儿科学 硕士卓正诊所儿科主治医生策划制作策划:燕嬷嬷监制:大力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